得知自己顺利从半决赛晋级入围第十六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物理方向的总决赛,杭电卓越学院的黄一马同学略有些惊讶,“但惊喜成分居多”。
入围将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大名单的数学物理方向的15名学生,多是来自清北、中科大、复旦等。其中北大占了6人。黄一马入围总决赛,创了杭电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据了解,黄一马同学在2024年第一次参加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但未获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凭借着对数学的热爱并没有放弃”。得知自己顺利从半决赛晋级入围第十六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物理方向的总决赛,杭电卓越学院的黄一马同学略有些惊讶,“但惊喜成分居多”。
入围将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大名单的数学物理方向的15名学生,多是来自清北、中科大、复旦等。其中北大占了6人。黄一马入围总决赛,创了杭电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我是以半决赛第13名入围数学物理方向总决赛的,具体分数没公布,但我知道我做对了第一题,以及2、3、4、5题的前半部分。题目一年更比一年难,每次拿到卷子都感觉自己没准备到位,所以这次入围总决赛还是蛮惊喜的。”黄一马告诉记者。
黄一马接着分析道,因为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的考查内容都是比较深远的,也就是为未来真的做数学研究的人准备的。对学生的“聪明”程度要求反而比较小。但是像丘成桐这样的大师认为“反应快”的孩子并不会在“成为为数学研究做贡献的数学大师”上有优势。据了解,黄一马同学在2024年第一次参加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但未获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凭借着对数学的热爱并没有放弃”。事实上,黄一马是杭电卓越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大三学生,数学是他的兴趣。在他看来,“数学直觉对于构造人工智能模型就很重要。当然还有,数学理论能增强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以及给人工智能模型‘瘦身’。”